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为纪念范老九十三诞而作

为纪念范老九十三诞而作

关键词:为纪念范老九十三诞而作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为纪念范老九十三诞而作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169169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52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为纪念范老九十三诞而作

——我的点滴回忆

● 路 成 文

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、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范若愚同志九十三岁诞辰,也是他逝世二十周年祭。生前,他为党为共和国奉献了毕生的精力。在马克思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研究和理论传播方面,业绩尤为突出。在与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,他参与了《九评》的撰写。中苏会谈时,他是中国共产党高级代表团的三大理论顾问之一。他在少奇同志、周总理身边工作的时候,更显成熟。无论在中央党校,还是主编《红旗》,对培养党的高级干部、中级干部、理论干部,都有过重要贡献。



值此范老九十三诞之际,仅以此文,作为我对尊敬的师长的纪念。







尊 敬 的 师 长







抗日战争时,范老是晋绥二中的校长。这是一所为抗日根据地培养干部的学校。先后为党培养了大批干部,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。尤其是经过整风的三百余名同志(新一班至新四班),绝大多数人的政治素质、心理素质、文化水平都比较高,他们后来逐渐成为党在各条战线上的骨干。这里说得是绝大多数。至于平庸者,甚至叛逆者,亦不鲜见。

生我者父母,养我者党。我是吃劳动人民的饭,穿劳动人民的衣,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。我从十二岁参加革命,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党,连一天也没有。党把我从一个小孩子培养成人。从无知到有知,从无为到有为,从自在到自为,哪一点离开过党的培养?这其中就渗透着范老的心血。诸多的导师中,范老就是我尊敬的师长。



范老为人师表,自带尊严,大家心里佩服。他给我们讲革命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讲辩证唯物论,讲抗日形势,讲青年的志向,以革命为己任,以奉献为高尚。他严于律己,关怀下属。在战争环境下,执行纪律非常严格。1943年秋,日本鬼子扫荡根据地,我们要转移过黄河,一夜行军到葛富渡口,大家饿得很,顺手摘了点老乡的枣子。范老批评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,让把枣子集中起来,送还老乡。他对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时时挂在心上。严冬到来之际,给大家全部换上新棉制服。每人每日的粮食供给,保证了十八两。在日寇的严密封锁下,保证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,从而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。这次反扫荡中,我几乎丢失了。因为连夜行军困乏,我在就地休息时睡过头了,集合时丢了我。到了黄河畔一清点,才发现没了我,范老批评了领队同志,派人很快找到了我。我下决心再不给组织上添麻烦。



1943年冬季的整风和1944年春季的大生产运动,都是范老亲自带领我们进行的。整风学习是我参加革命以来经历的第一个政治运动,它在我的政治生涯中,起了启蒙教育的作用。经过整风,使我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,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,使我由自在向自为转化,自觉地跟党走。家庭的儒学教育在这里得到升华,由孝子到赤子,从而铸定了我永生的爱党爱祖国。



整风结束,迎来了大生产运动。大家都想在实践中一展自己的风采。谁也不想落伍。范老亲自上阵开荒种地。人尽其才,各尽所能。男同志上第一线,挥镢开荒,一个镢头七斤半重。女同志埋锅造饭,后勤保障。年纪小一点的同志,抬水、送饭、洗衣服、采药材、编箩筐。我学会了编箩头,并能识别三十余种药材。有一分耕耘,就有一分收获。1944年的大生产运动,我们取得了很大胜利。我们的胜利,是党领导的整个根据地的胜利之缩影。各根据地的抗日军民,在毛主席的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的伟大号召下,迎来了整个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全局性的伟大胜利。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。这一年给每人发了四套新衣服:两套单衣,一套衬衣,一套棉衣。生产结束时,我们全部换成新军装,到附近的实验学校生产基地,举行了联欢会,会了餐,各自表演了文艺节目。乘兴而会,欢乐而归。



范老酷爱文艺,校内由他点名组成了一支业余文艺队伍。边学习、边生产、边演出。我们这支业余文艺队伍,是在范老的亲自教诲下成长的。差不多每晚都要集中排练。文武场皆备,红黑生旦齐全。既演古装的,也演现代的。剧本有的移植,有的自编。范老集编、导、演于一身,带领我们活跃在舞台上下。他亲自动手,编写出反映抗日民兵英雄事迹的现代歌剧《新村风云》。并亲自登台,主演了由晋绥二中副校长武进卿老先生新编的历史剧《十二道金牌》,他所扮演的岳飞的形象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还有在战争环境下,他想方设法从敌占区买来了八大箱全新的戏剧行头,人见人爱。文艺宣传不仅在校内,而且随时到边区各地演出。就在1944年大生产运动中,我们还到岢岚井儿上村,用了两天时间,专门慰问了八路军36团全体将士。该团有一名抗日英雄、生产模范,叫赵记禄,一天开荒破6.7亩的记录。



1944年夏季,全体师生都返回驻地,恢复文化课。范老以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教育着人们,充分展示了他的学者风度。在一次全校大会上,他说,破绽的“绽”,这是一个常见字。但是,我们的堂堂二中新一班的全体同学异口同声
地说,这是一个“定”字,真需要劈头定你们一下。没有文化的军队,是愚蠢的军队。更谈不到革命了。以此警示大家重视学习文化知识。



学习文化和劳动生产相结合,学习文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。除了农场生产基地,还办起了各种作坊,一律冠以“服务”牌。如:服务纸厂、服务木材厂、服务社、服务豆腐坊、服务肥皂等等,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办学思想。大家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。1944年冬天,把学员放到基层去锻炼,到农村办冬学,走遍了六个县的一百多个村庄,识字教育、宣传、唱歌,和群众生活在一起,使大家学会了书本以外的知识,达到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。



经过两年多的学习,党组织培养了我,考验了我,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,正式吸收我加入了伟大、光荣、正确的中国共产党。这是我永世难忘的日子。我的入党介绍人是教导主任刘静山老师,他对我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,教给我党规党法。他是我的领导,又是我的恩师。至今,我们仍然保持联系。逢年过节,我总要问安。



不久,我就提前毕业离校了。我们八位同学被分配到中共晋绥分局电台工作。1945年9月18日,中共晋绥分局书记林枫同志,在晋绥首府兴县北坡的大会上发表讲话。9月19日,我随林枫同志从兴县出发赴东北。







理 论 问 题







1958年,党中央决定,办《红旗》杂志,是党中央的理论刊物。同时,要求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党委,都办自己的理论刊物。大兴理论研究之风,广泛深入普及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和宣传,藉以提高全党以及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。同时要宣传群众,教育群众,让哲学从哲学家的大门走出来,与工农结合,以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,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。



于是,党中央的理论刊物《红旗》,在1958年的6月1日正式创刊。中共山西省委的理论刊物《前进》,在1958年的7月1日正式创刊,由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同志亲自领导。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,我们怎么办?分析了各方面的条件,我们认为应该乘长风、破大浪,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在地区一级也创办理论刊物。我们把方案报到地委,得到了地委第一书记王铭三同志及全体常委的支持。很快,由王铭三书记挂帅,组成一个精干的理论班子,经过各方面准备,终于在1958年8月1日,地委的理论刊物《星火》正式创刊。1959年8月,忻县地委、雁北地委、大同市委三家合并,成立中共晋北地委。仍由王铭三同志任第一书记。《星火》理论杂志,顺理成为中共晋北地委的理论刊物。

为了得到范老的及时指导,我把《星火》的每一期(月刊),一出版就寄给了范老。当时思想上有点顾虑,范老那么忙,在周总理身边工作,又在中央党校、《红旗》杂志任职,还参加《九评》写作班子,参加中共赴苏代表团担任理论顾问,一走就是好长时间。这么多的工作,他哪里还再有时间看《星火》呢?但是,我想错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我们收到范老的回音。范老讲,你们的《星火》我看到了,办得不错,很有特色。一个地区能办这样一个理论刊物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王铭三同志有理论水平,他亲自过问就好办了。办一个理论刊物,对提高地委、县委的领导水平,有很大好处。把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,上升到理论,避免盲目性。同时,办理论刊物,还可以培养出一支好的理论队伍,何乐而不为呢?还有,注意在工农群众中,物色和培养学习理论的人才,把他们的学习心得登在《星火》上,让大家知道,学习理论并不难。另外,你们要经常学习《红旗》和其它理论刊物,但不要丢了自己的特色。范老的这些教导,对我们办好《星火》杂志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

面对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,许多思想问题都涌现出来了。诸如,“人民公社化是否就是共产主义?”、“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有何不同?”、“按劳分配还要不要?”、“家庭的社会职能是否消失?”、“公共食堂是否就是共产主义因素?”等等。这些问题,在口头上怎么议论都无所谓,但要在理论刊物上发表就需要慎之又慎。搞不好犯错误是小事,严重的是误导广大干部和群众,使工作受损失。我请教了范老。范老讲,这些问题,有的是理论问题,有的是政治问题。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,是有联系的两个范畴。理论问题,可以探讨。政治问题,是由党和国家的领导人,由毛主席确定的。毛主席、党中央怎么确定,我们就怎么办。在理论杂志上,拿不准的问题,可以探讨,可以试论,不要把话说绝。但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要放开胆子宣传。我们再看《红旗》和其它理论刊物也是这样处理的。我们的心里就有了底,工作起来踏实了。后来,中央党校副校长、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同志来到大同,我们给艾老做了汇报。并赠送了《星火》。同时请求艾老给干部做一次报告。艾老欣然同意。由王铭三书记主持,我们在晋北地委的地直机关,安排了九个礼堂,聆听了艾老的报告。艾老在报告中,表达了和范老相同的观点。开场就鼓励了我们,说,晋北地委能办成《星火》这样的理论刊物,就说明晋北地委有理想、有人才,应发扬光大。对我们寄予了厚望。

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,理论的普及问题,范老还给我们讲了许多。有一次我听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报告,很受教育。他把自然科学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,讲得通俗易懂。他是完全运用了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观点,讲述自然科学的。我第一次知道了世界科学界有“毛粒子”的推崇。我把这次听讲的感受,讲给范老。范老说,这你就知道什么叫“深入浅出”了吧!深奥的科学知识,只有弄清楚,才能表达明白。钱老学识渊博,是国家的宝贵财富,值得我们好好学习。你们做理论工作的,一定要联系实际。不能就理论谈理论,就观点谈观点,搞概念游戏。理论一旦和实际结合起来,就会产生活力。你们《星火》上刊登的五寨县三岔农民学理论,《山药蛋敲开哲学门》,就是一篇好文章。







文 革 点 滴







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,使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。就我们个人来说,也是在劫难逃。当时,范老音讯全无,后来才知道他蒙冤坐牢九年。我当时担任中共河曲县委书记,同样是革命的对象。不久,就以“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”的罪名投进监狱。在我那红得发紫的全区第二号造反派的二中同学的指挥下,我被斗的死去活来。先后五年,什么样的残酷手段都用过,但我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立场和品德。我没有说过一句胡话。一个领导者,说一句胡话,就会害一大片无辜者;我也没有写过一个字的所谓检查认罪书。那些“亮相”呀,“解放”呀,“三结合”呀,都与我无缘。造反派给我的结论是“死不改悔的走资派”,处理是双开除回村劳改。为了走形式,开除我党籍进行表决时,还让我到场。我在这纷乱的年代里,投下了保卫自己党籍的庄严的一票,维护了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应有权利。这一正常举动,却使造反派哗然。这毫不奇怪,因为造反派只知道打、砸、抢,哪里还晓得党章党法。在我入牢前,我曾给家属和孩子们嘱咐过:这场运动太残酷,随时有整死的可能。人活百岁总有死,我不怕死。生命是有限的,但人的名声是无限的,不是流芳千古,就是遗臭万年。我总要对得起党,对得起河曲人民,让河曲的老百姓再过几百年乃至上千年,也要知道我这个县委书记是真正的共产党员!所以,我是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,将生死置之度外,坚持斗争到底。我心里想,毛主席的政策要保护的干部,谁也打不倒;毛主席的政策要打倒的,谁也保不下。我那位造反派同学能奈我何!我倒是想起了曹植的《七步诗》:



煮豆燃豆箕,



豆在釜中泣。



本是同根生,



相煎何太急!



曹植的诗讲得多深刻呀。我和这位掌握造反实权的全区二号人物,并非一母同胞,却是一校同学,一同就读于范老领导下的晋绥二中。为什么要屡屡加害于我呢?后来,我把这些情况讲给范老。范老说,《七步诗》反映的是真实的,加害的何止曹植?古今有之,中外有之,现在有将来还会有,这不奇怪。如果说文革还有一点好处的话,那就是容易识别人。各色各样的人都登台表演了一番。提高了人们的识别能力。你受了害,却赢得了群众。这就是辩证法。是的,地委经过考察,彻底否决了造反派强加在我头上的错误结论。于1971年夏调回地委,不久就任命为地委常委、政工组长。这出乎造反派的预料。这场灾难后,使我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。我只有加倍工作,才能弥补文革几年的损失。我的工作很快就进入健康的轨道。



范老对同学们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,尤其是在政治上、思想上谆谆善诱,生怕人们走偏了方向。一次,他给我们几个在座的同学讲,胡耀邦同志说,要走冷门,不要走热门。热门有人走,用不着你们走。走冷门,关怀退下来的老同志,看看没权的,甚至犯了错误的同志,既是党的需要,又是个人的品德。希望同学们深刻领会胡耀邦同志的这些话。他对一位在重要部门工作的同学说,同学们找你办事,能办的你就办,不能办的给解释清楚,千万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。这位同学非但不感激,反而迁怒于范老,故意疏远,同学聚会亦不参加。其实,他心里是怕影响了前程,正想高就。这事,大家心里都有看法。范老更生气,恨铁不成钢。范老住院后,我到北京医院看望他。一见面,范老就问到这位同学的前程,我如实告知,已经下放了。范老感叹地说,失道寡助。







二 住 中 央 党 校






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文革结束,百废待兴。党中央决定,立即恢复中央党校。第一期抽全国高级干部、中级干部八百人,组成中央党校高级班和中级班。于1977年秋正式开学。我有幸参加了中央党校第一期学习,参加中级班,住10号楼101号。这是我生平第二次住中央党校。



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央党校第一期的举办。由当时的党中央主席兼中央党校校长,胡耀邦同志担任副校长。第一期开学典礼非常隆重。由党和国家的全体领导人,接见了党校工作人员和八百学员,并出席了开学典礼,讲了话。《人民日报》等各大媒体整版报道。紧接着让我们出席了国庆招待会,当晚应邀上了天安门观礼台,出席了国庆联欢晚会。



本来中央党校培训党的高、中级干部,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,这是党的传统,也是文革后的急需。但是,有的人并不这样理解,而是按照整人的惯性思维来决策行动,误认为住中央党校是“整风的继续”,把“整人”冠以“整风”装饰起来。真正的目的,他们自己知道。这就是我此次住中央学校所遇到的事。正巧,范老在中央党校开学前几天,来忻州视察。对在场的地委新提上来的领导问道:“你们地委有没有到中央党校学习的?”这一问,难住了新地委书记和新提起来的管干部的副书记。因为我在场,两人面面相觑,吞吞吐吐,不好回答范老的问题。最后,还是新书记聪明,说:“省委没通知,可能没有。”范老本来就是顺便一问,所以也未深究。第二天,我就听干部科的一位同志说:“叫你到中央党校学习,你知道不知道?”我说不知道。这位同志马上收了口。我意识到这里边有文章,就问这位书记:“是不是调我到中央党校学习?”这才勉强的说:“这两天忙,没顾上告你。”为什么到中央党校学习这样的好事,反而在这里搞得如此鬼祟呢?因为这两位新官认为,送你去是挨整的,挨整怎能告你,否则还算整人吗?不管怎样,我马上打点书籍行装,启程入校。省委又通知先到省委集中。集中起来,省委一位造反派领导给我们训话:你们要有思想准备,这次去党校是整风的继续,让你们去是经受锻炼,好好解剖自己,云云。这就不奇怪了,原来某地委领导的做法是有来源的。顺便提一下,那位省委造反派领导,已被清理,醉死他乡。



我去了中央党校,一切安排妥,就去看望范老。范老很奇怪地问“你来做什么来了?”我说来住党校。范老说,“我前几天在忻州问他们,他们为什么不说?”我把前后情况一一说给范老,范老气愤地说,岂有此理!这样光明磊落的大事,办得如此鬼祟。他安嘱我,用这个学期,好好学习,充实自己,不要虚度年华。



开学不久,我就接到了林枫同志去世的讣告。校部通知我一同坐车,先一天到北京医院遗体告别,第二天到八宝山参加追悼会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央领导人高规格的追悼会。林枫同志,文革前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、中央党校校长、国务院二办主任。抗日战争时,任中共晋绥分局书记。我曾在他身边工作过,所以参加了追悼会。



经过中央党校这一期学习,系统地阅读了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著作。听了党校教授的辅导课,对原著的理解更深刻了。同时,听取了中央领导和各方面专家的报告,让我们收获大增。因为范老和我们经常在一起,有些难题也请教方便。范老总是诲人不倦。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,不一一叙述。



中央党校风气很好。不管多大的干部,到了党校都是学员,大家很容易沟通。所以,我认识了许多领导和同志:李葆华、高克林、罗贵波、师海云、布赫、张秀桂、白珍(他是我在二中的同学)。参加这一期学习的就有李瑞环、叶选平,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。认识这些领导和同志,差不多与范老都有关系。比如,原来担任过山西省委书记,后来又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高克林同志,他想让罗贵波同志来党校学习,就和师海云同志(《光明日报》社副总编)找到我,我们三人一同找到范老,高克林同志想请范老玉成此事。范老很快就促成此事,罗贵波同志来党校学习了。我们学习毕业走,他还未走,待分配。过了几个月,山西省委班子改变。中央任命霍士廉同志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,罗贵波同志任山西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长。到了山西后,我没有找过罗,怕给人家添麻烦。罗贵波同志后来托白兴华同志找我,转达了他的意见:中央让他负责编撰晋绥党史,罗物色了我,让我去当他的助手。因为我符合做此工作的三个条件:一是在晋绥工作过;二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;三是有一定声望。我听了后,请白兴华同志转告罗省长:谢谢省长对我的厚爱!我因本职工作太忙,实在无瑕它顾。就这样婉言回复了。



中央党校不愧为党的最高学府。就在这一期学习中,我们看到了康生问题的揭露。更主要的是,我们学到了“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正确的标准”的真谛。这篇文章在胡耀邦同志的支持下,首先登在中央党校《理论动态》上,第二天就在《光明日报》头版刊发,轰动了校内外,唤醒了全国,最终冲破了“两个凡是”。当时,我们天天在议论这件大事。思想上有了武装,大方向就好把握了。临毕业时,范老再三嘱咐把中央党校的精神带回去,落实在工作上。我返回本地区后,给地委做了汇报。立即着手“真理标准”大讨论的补课工作,效果很好。因此,出席了中央农村宣传工作会议。会议要求,每省出席一名省委宣传部长、一名地委宣传部长、一名县委书记。我和省委宣传部刘部长、高平县委魏书记,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。会议是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,开了十五天,由胡耀邦同志做了两次报告,非常深刻。当时胡耀邦同志是一身四任:中央宣传部长、中央秘书长、中央组织部长、中央党校副校长。会上,我就忻州地区真理标准讨论的补课工作,做了发言。中宣部常务副部长朱穆之同志听后指示整理成文字材料,编入会议文件中。会后,省地委很及时的做了安排贯彻。紧接着迎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。



以上点滴回忆,引得我又回到过去的年代。遗憾的是,范老走的太早了,他本来还可以给党做更大的贡献的。



2005年7月28日于忻州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