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五寨县民俗文化梳理

五寨县民俗文化梳理

关键词:五寨县民俗文化梳理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五寨县民俗文化梳理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169169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46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
谢志仁

(谢志仁,男现年69岁,原任五寨县文化局副局长,现任县戏剧家协会主席。长期致力于地方戏曲与民间文艺的挖掘整理。)
  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,它是创作和锤炼高雅文化的前提。凡属生产活动、衣食住行、人际礼仪、宗教信仰、文化娱乐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。作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永恒产物——民俗。它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,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,同时也是一切民间文化的载体。民俗源于原始社会的末期,是各部落对图腾崇拜的延续。因为生产力低下,人们对自然界的破坏力不明真相,产生了对图腾的顶礼膜拜。在当今时代,作为我们每一个人,都应该首先熟悉和掌握自己民族的文化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。特别是在卫星登月、科技治国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外国的圣诞节、情人节等正在中国升温,我们不能数典忘祖,更不能丢掉我们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,不能忘记那些民俗文化的精彩内涵。这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,提高公民道德水平,增强社会凝聚力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。为此,我把五寨民俗文化进行梳理,以期抛砖引玉。
节日篇
  节日是一年当中由各种民俗传承形成的,它有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,有约定俗成的,在特定时间内开展或进行的有主题的活动。节日如同舞台,人们在台上表演;节日又像窗口,可看到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群体(或某一地区)的整体素质、精神面貌、凝聚力和生命力。五寨地区的节日大体可分为四个系列。
一、春节系列
  谚语: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,凡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过春节的习俗。举目神州大地,放眼五湖四海,每逢春节,全家团圆,张灯结彩,礼花绽放,龙飞凤舞,饭菜丰盛,把酒碰杯,欢声笑语,气氛热烈。春节!不但沸腾了中华大地,还正在波及到全世界。
  过春节,五寨俗称过大年。相传太古时候,有一种凶猛的怪兽,隐居深山。每隔365天就窜到人群居住的地方,肆意残害人民。这种怪兽的名字叫”年”。久而久之,人们谈”年”色变。每到”年”出没的日子,便是人们的一大难关——”年关”。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,熄火净灶,关闭院门,拴好牲畜,躲在家里吃”年夜饭”。因为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,所以人们的心情就格外兴奋、紧张,好像有一层生离死别的意思。所以人人都要穿新衣裳,饭菜也置办的相当丰盛,饭前要供祭祖宗牌位,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平安地度过这个“年夜”。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,说话都不许声音大,更不许说一些不吉利的话,全家人挤坐在一起聊天以壮胆,这就是五寨地区的”熬年”(全国各地普遍叫”守岁”)。年复一年,年年如此,便形成了春节。五寨的春节,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爷升天,到次年二月二龙抬头,中间所有大小活动仪式,都属于过年的范畴。
  家家腊月事儿多,
  主要忙于置年货。
  蒸下馍馍捏下糕,
  还得做点起窝窝。
  写春联、请灶王,
  爆竹烟花赠娃娃。
  粉涮家、扫庭院,
  孝敬长辈做衣裳。
  煮三道子烧猪肉,
  洗净鸡鱼放冰箱。
  重在参与掀气氛,
  进入腊月人倍忙。
  置办年货用现今时尚的话来说,既是全民重在”参与”的活动,又是一个”炒作”的过程,所以春节就显得更加隆重。
  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,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。灶王爷在住户家中”身居”一年,出任”一家之主”,腊月二十三这天,要回天宫参加玉皇大帝召开的年例会(相当于现在的”三干”会)。例会时间一般6—7天,到腊月二十九(或三十)散会,诸神连夜返回岗位。”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这副对联所描述的就是这件事情。为此,过小年这天,家家中午要吃油炸糕,而且必须包上麻糖,叫做糊灶王爷的嘴。叫他回天宫不要乱说话,唯恐将家中丑事泄露出去。做法是:将灶王爷画像从神位上取下来,用麻糖将其嘴糊上,是不让其说话的意思。晚上(约八点左右),烧香敬纸、放爆竹后,将灶王爷画像用火烧之,让他从灶火钻炕洞、出烟筒上天参会。为什么呢?有民俗相传,灶王爷当年在天宫抢走了武道爷的老婆,害怕武道爷在十字路口将他拦住,所以抄小路。有打油诗一首讽日:
  小年腊月二十三,
  家家户户忙得欢。
  要送灶王回天宫,
  麻糖要将他嘴沾。
  怕他言说家中丑,
  善美不谈也枉然。
  祖祖辈辈沾下去,
  人间疾苦神知难。
  腊月三十(小月为二十九)叫除夕。除夕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。因为是辞旧岁迎新春,所以这一天的事情就特别多。男人们清扫庭院,张灯结彩,室内挂画,门贴春联。女人们清理灶具,准备饭菜。五寨地区除夕中午,一般为煮猪头或炖猪肉,做接年捞饭。三岔有句歇后语”大年三十吃猪头——没有外人”。意思是说人们一年忙到头,平时外出打工的,天南地北读书的,春节一般都要回家,欢聚一堂”把酒酹滔滔,心情逐浪高”。父子两人,祖宗三代,四世同堂……尽享人间温馨,共度天伦之乐。这种欢乐同金钱、权力无关,是骨肉亲情合家欢乐。除夕下午男人们垒火笼,女人们包饺子,做好晚上吃年夜饭和”熬年”的一切准备。近二十多年来,随着1983年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”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边吃饭边看春节晚会,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
享的”盛宴”。
  “熬年”(守岁),就是合家坐在一起,通夜不睡觉。吃各种春节佳品,如花生、核桃、黑枣、大豆、水果、糖块等……谈论一年来的丰硕成果,展望未来的幸福生活。年轻人相约聚在一起,搞一些娱乐活动。往年有打扑克、搓麻将等,近年来有唱歌、跳舞、卡拉OK、听录音、看录像等,通宵达旦,丰富多彩。中老年人一般不外出,只在家中与子女们一起”熬年”。
  “接神”,也叫接喜神,是迎接灶王爷“回宫降吉祥”的喜庆仪式,也是”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两年”的划界时刻。一般在除夕午夜(12点)至清晨6点之间进行。每年的具体时间不固定,过去由”风水”先生根据历法推算确定,如今逐渐变为中央台春节晚会零点钟声敲响就开始接神。有留心者事先打听具体接神时间,但大多数人是”称打沟家过年——看大待例哩!”。往往是一家响炮,大家附和,从入夜到天明,火光映天红,炮声响连环……具体做法是:先响开门炮(因昨天晚上响过关门炮),然后发火笼(有的是燃硬柴火叫点旺火)、净手、上香、敬纸、放爆竹……将灶王爷神像绕火笼正转三圈、左转三圈,再请在锅头墙子正中……喜神便算接回自己家中,充当一家之主,主宰一年事务。
  放爆竹的习俗始于汉代,据《荆梦岁时记》记载:”正月一日,鸡鸣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,以避山妖恶鬼。”古时放爆竹是将竹杆放进火内燃烧,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,因此叫爆竹。到了唐宋以后,发明了火药,才有现在的各种响炮和礼花。解放初期,只有鞭炮、连二炮、麻炮、起火等。现在各种 盘火、礼花应有尽有。”丰收谷穗”、”大地开花”、”串串红”、”火树银花”……名目繁多,家家燃放,满天异彩。
  大年初一,晨曦中全家吃早饭——团圆饺子。饺子里包着一枚“喜钱”,谁吃到谁好。近年来,为了增添节日喜庆气氛,全家有几口人饺子里就包几枚钱。你看吧,在节日欢愉的亲情气氛中,众人争抢着往出吃“钱”,特别是小孩子们,吃饱了还要扎挣着再吃几个,惹得大人们笑声不断。拜年是大年初一的主要活动。新年新岁,相互祝愿 四季平安、身体健康,买卖兴隆、万事如意。拜年的习俗,最早始于西汉,那时没有纸张,文人雅士,在竹片或锦帛上写上名字,送给挚友叫“年贴”,表示拜年的意思。到了唐宋,从初一到初五,京都朝官往来,不管认识不认识,都要互相参拜。明清以来,这一礼节逐步传到民间,形成拜年。亲朋好友之间互拜,一般是小的先给长者参拜。本家人拜年在初一早晨吃团圆饭前,饭前先上炒菜,喝点白酒、饮料之类。这个时候全家依次给最长者拜年,从小辈开始,依辈类推,依次跪拜。口中念有拜词:祝长者“寿比南山,福如东海”;“新年新岁、健康愉快!” 等等。然后起立,作揖后退……。长辈要有红包赠送小辈,叫“压岁钱”。初一至初五期间,十五岁以下的儿童都要在本村或邻近村庄,专程登门给长辈、亲朋拜年,长辈自有“压岁钱’’相赠,也有赠点心糖果等物的。 长辈心旷神怡,晚辈喜于心间。本村邻里及走亲访友的外村人,见面时都要双手作揖,互相拜年问好。一般拜年词为:“某某过年好!给你拜年啦!’’“恭喜发财啦!”,答日:“发财!发财!大家发财!”……气氛热烈,互相敬重、和谐友爱、节日愉快。即使是平时有点意见分歧的人,值此新春佳节,互相一拜也得到和解,这就是新年新岁新气象,人杰地灵喜洋洋。

  特殊拜年形式三例:
  刮庭:是民间八音艺人大年初一给各家拜年的一种特殊形式。一般由2至3人组成,锁呐、小鼓、小叉各一人。进院先简短吹上一曲,叫声主家名字:“某某掌柜,拜年啦!恭喜发财啦!”,主家答日:“同喜、同喜,请进家,喝两盅!”,“谢谢!”。主家赠与烟、糖、钱等。如果是在接神时登门拜访,主家赠送的礼品就更丰盛。近年来三岔八音艺人给煤台刮庭,得到的赠礼是6条香烟,600元钱,主人取六六大顺之意。社火拜年:有的村中,春节闹社火——秧歌、船灯、龙灯等。每年腊月二十三后排练,正月初三出班。首先在村中拜庙,如拜关帝庙、河神庙、土地庙等。现在是给军烈属、离退休老干部,复原退伍军人,德高望众的长者,一家一家进院拜年。表演一番,锣鼓刹住,领班致词,主家赠烟、酒、糖等。
  有时还要到邻近各村去拜年,小村子家家进院,大村社重点关顾。一直要过了“破五”。县城周围的村子社火都要进城给各机关、厂矿、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拜年,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。
  团拜:是机关、学校、部队以及大型厂矿企业等组织的集体拜年活动。内容一般为首长讲话、互致新春贺词,然后进行文艺演出等,在欢庆热烈的气氛中结束。
  现在是信息时代,年轻人多是在网上拜年,或发手机短信拜年,将拜年这一古老活动形式,搞得灵活方便,加快礼节往来,妙哉!妙哉!至于说到“有心拜年,二月里不迟”,那是指老朋友、老部下、老战友、莫逆之交不讲究的“拜年”了。
  “出行”是初一上午男人们的事。事先打听好今年太岁(主平安之神)在哪个方位。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主方位,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四个辅方位。提着灯笼(或者马灯),拿上香、表、鞭炮,牵着牛、驴、骡马等大牲畜,到村外指定的方位去祭祀。上香、敬纸、磕头、响炮,人畜绕场三圈,将家中剪好的红布小条,每人扣子上拴一条,给牲口的角角上,尾巴上也拴一条,表示出门通顺,四季平安。近年来,也有驾车出行,取平安保险之意。
  初二接“财神”,形式与初一接神相同。主要是做生意的人,为祈求一年“买卖兴隆通四海,财源茂盛达三江”。
  初五送“穷神”,三岔地区叫送穷媳妇子。家家不见太阳就打扫庭院,然后悄悄地将垃圾送到野外。口里念到:“穷媳妇子、穷媳妇子快离我家门,外面的世界有花红,山东有个济南府,河北有个宣化城……走吧,走吧,快走吧!盘缠路费自己寻……”。
  从初三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,其间家家户户都要请客人。亲朋好友,姑舅两姨,隔壁邻居,只要有往来的,就互相请叫,有请男人的,也有请全家的,根据交往不同,有所区别。饭菜随时代变化而变化。开始为:四凉四热,六人一桌,后来的八八、六六叫座席;现在十人一桌,饭菜十八;更有盛者,二人一桌,满汉全席。
 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,道教称之为“上元节”。据传说,嫦娥奔月后,后羿思念成疾,正月十四夜,恍惚中有童子求见,自称为嫦娥的使者:“夫人知君怀念成疾,无从得降,明日乃月圆之时,君以糯米制作‘丸’,团团如月,置室西北方,轻声叫夫人之名,三夕可降之”。羿照法而行,三日后嫦娥果降临……。后人为纪念和同情这对情人,于是便有了吃元宵、闹元宵活动,正月十五就成了元宵节。
  元宵一般用糯米(软大米)面做成,内包糖饴。也有用粘高梁面,软米面做的。馅子一般有桂花、山楂、什锦、豆沙、枣泥等。形式一般为核桃大小。也有小如黄豆粒的“百子汤圆”。无论哪种形式,都是取“团团如月”的吉祥之意。元宵有闹社火的传统,各地形式不同,花样繁多。主要有八大角秧歌、旱船、龙灯、狮子灯、九莲灯、抬阁、挠阁等。无论哪种形式,正月十五都要有三至五班集中到一起,进行传统表演,叫做“会班”。县城机关及附近乡镇要到县城表演,通过主席台,台上设有评比委员会和奖品。十三至十五,每晚有观灯会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家家门外垒火笼。新建路、政府路、阳岢路花灯吊满街道两旁,西瓜灯、白菜灯、芫荽灯、黄瓜灯、狮子灯、跑马灯、宇宙飞船灯等等,形式多样,色彩鲜艳,观灯者络绎不绝,人山人海,喜笑颜开。灯笼上还制有耐人寻味、富有趣味的灯谜,游览者开动脑筋猜谜、气氛活跃、笑声不断。如:正月小、二月小、三月小,打一字;一口咬掉个牛尾巴,打一字。唱词:“正月里来正月正,正月十五挂红灯……”说的就是元宵节观灯盛况。
  正月二十是“小添仓”,正月二十五是“老添仓”。这两个节日反映出纯朴的农民对最低生活要求的喜悦和期盼。盼望今年获得好收成,把粮仓添得满满的,一次不满二次再添,这就是老小添仓的来历。都要捏灯盏盏以示庆贺,小添仓用糕面、老添仓用豆面。两次形式都一样,水缸里要放“饮马汉”、炕上要有“满炕炕”——全家几口人都要捏,几个人围坐在一起,中间点一盏灯,取全家团圆之意。捏灯盏盏时要捏十二个“空盏盏”,代表十二个月,分别捏有凌凌(1一12月),蒸熟时揭开笼看那个月里水多,就说明那个月雨量大,这是一种通俗、原始的“气象预告”。在灯盏盏的中间插上棉线,倒上胡麻油、点燃放在家中、院内、大门外各处,并用草木灰打成方形、圆形的格子,俗称“打窖”,寓意粮仓堆得很满,这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啊!然后将灯盏盏点放其间。手巧的妇女们在捏灯盏盏的过程中,能够创作出“猪八戒背媳妇”,“二鬼摔跤”等面塑作品来。无论老、小添仓,家家明灯普照大地,处处火光映红夜天,颇有一番农村独特的奇景异彩。小孩们成群结伙,穿梭于各家各户,从村东跑到村西“刁灯盏盏”,儿童们对这一活动最感兴趣,往往是前呼后拥,你争我抢,弄得烧了手,油污了衣服……。
  二月二龙抬头,是春节系列的最后一道“菜”。这一天大清早,男人们要早早地去担水(去井坊、泉边、河畔),水质要清净,水桶要盛满,桶里还要顺手放上一两片草叶、树枝之类的东西,叫“引乾隆”。民间传说中的“麒麟”,就是人们心中的“乾隆”,也就是吉祥神的意思。家家“引乾隆”,年年顺利,万事如意。每人上衣纽扣上要系一缕白绵线叫顺线,表示一年顺顺利利,事事有人牵头帮带。这一天,男人们一般要理发叫“摸龙头”,女人们要洗头发叫“顺龙发”。中午家家要吃饺子,叫“安龙角”。一个正月吃了肉剩下的骨头,一锅炖了吃掉,叫“打銮驾”。娃娃们要吃烤枣牌。枣牌是供在灶王爷前的供品,年前用白面做成,工艺极高,呈三角形,上面嵌有红枣。到此为止,过大年就算圆满结束了。
二、祭祖系列
 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祭祀祖先是晚辈孝心的具体表现,因此,从古到今民间流传着许多祭祖节日。五寨地区的祭祖节日,全年四次:清明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初一、年关。
  清明,春回大地、万物萌生;缅怀祖先、安慰英灵;坟边植树、墓顶添土;结合踏青,全家上坟,祭奠先祖,壮观图景。
  七月十五,夏末秋初,天气不凉不热,地里庄稼长势喜人,再次上坟祭祖以尽孝心。
  十月初一,冬日之始,天气渐冷,为了御寒,添加衣服。自己身感凉意,自然想到九泉之下的亲人。这时上坟,除常规祭奠外,还要用纸做成棉衣、棉裤、棉被之类的祭品,好让祖先温暖过冬。
  过了腊月二十三,已近年关。辛劳一年,庆贺丰收,杀猪宰羊,准备春节。远方的亲人也归来了,全家团圆兴高采烈,这时祭祖,一年圆满,辞旧迎新。
  四次祭祖,意义相同,每间隔二、 三个月,上一次坟,四时分明,通年有祭,足见这一习俗的形成,是完全体现中华民族孝敬祖先的传统美德,所以千百年来流传至今。
  一般祭祖的程序:烧纸前,先用纸钉(一种专门的铁制工具)打纸,上坟当天的大清早晨,在大门外打成冥国通用银行钱形(制钱式样),再将烧纸一张一张揭开,每张纸再折成三叠,准备上坟。打纸也有讲究,木墩垫底,木锤一次打成,不能打两下。在大门外打纸,是因大门里属阳,冥国纸币在阳宅生产无效。俗话说“三张麻纸一骡驮”。如今有专卖冥国银行钱币(印刷品)从万元到亿元,面额巨大,这种币人们购买非常方便。再就是准备‘贡仙’,一般为馍馍、饼干、点心、水果、烧酒一壶、香烟一盒等等。来到墓地,先将贡仙一一摆放在墓前石桌上,全体祭者在祖先墓前跪拜。上香点纸、敬酒、敬烟……在此过程中,跪拜者口中念念有词:可以说怀念祖先的话语,可以向祖先汇报近年来家族中的喜事,也可以说说今后的希望,如此等等。最后将“贡仙”四处“普散”(弄碎扔向坟头四方)。纸在坟中所有墓堆分烧之。体现大公无私人人有份的原则。并将部分烧纸与“贡仙”向坟外四周“普散”,以安四邻友鬼。
  清明是我国民俗中二十四个节气之一,取万物生长皆清洁明净之意,故日清明。五寨有“清明前后,最宜植树’’之农谚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日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准确地写出了清明时的景象。在五寨地区,清明的前一天为“寒食”节,“寒食”节为民问禁火扫墓的日子。在一些城市或地区,“清明”与“寒食”两节合二为一了。相传春秋时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叫她的儿子奚齐继位,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,申生被逼自杀。申生的弟弟重耳,为了避祸,流亡出走。在流亡的十九年间受尽了屈辱。原来跟着他出奔的臣子,只有数十人忠心耿耿。其中有个叫介子推的,在重耳有 一次饿晕了过去,他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,用火烤熟献给重耳充饥。后来重耳回国作了君主(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),诸臣表现居功自傲,等待受禄, 唯介子推认为文公之嗣是轮到的,非人臣之力所及,于是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子推。有一次宴会上,晋文公夹着一块肉吃时,才猛然想起了介子推,就差人去请,介子推闭门不见。后来文公愈请得急,介子推便背着年迈的老母躲入绵山(今介休县东南),文公又上山去请,介子推躲入深山不见。有人献计:介子推是孝子,如若放火烧山,他怕烧死母亲,必出无疑。于是三面点火,留下一面,意在其出。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终不见介子推母子出来。众人上山一看,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焦黑的柳树已被烧死了。晋文公望着他们母子,哭拜一番,大礼安葬。侍卫们发现子推挨着的树洞内,有一片衣襟,上面题有血诗: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臣居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”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介山,邑治改名介休。又在绵山上建立祠堂,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并晓喻全国,每年的这一天家家禁忌烟火,只吃凉食。每到寒食这一天,五寨地区都要吃前几天做好的折饼、枣糕等;还要将新柳条编成圆圈戴在头上,把柳栽子植在房前屋后以不纪念。早年间,乡下女孩子们还要用五色小花布缝制成指头肚大小的布鸡儿、布袋称为“寒鸡鸡”、“寒出出”,自己戴,家人戴,也送亲朋好友戴,男孩子们也要从女孩子手中抢“寒鸡鸡”戴。解放后,全国各地兴建烈士陵园,每逢清明节,机关、厂矿、学校、共青团等,组织扫墓活动,凭吊革命先烈。有的地方还组织春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等项活动。
  七月十五,主要内容是捏面人。就五寨来说,也可说成是五寨的面食节。往年,农历七月初五刚过,家家户户都要用新麦子磨出的上等白面捏面人。其花样繁多,有爬娃娃、面鱼、牛、羊、猪、兔、狮、虎、猴等,塑品眼睛用面人眼睛睛(一种草籽)、黑豆来点缀,并用五色颜料精心彩绘。色泽鲜艳,华丽动人。在七月十五前,亲朋好友互相赠送,有来有往,增进亲情友谊。所赠数目一般为五个馍馍两个面人人、七个馍馍三个面人人。取吉祥如意、四季平安之意。乡俗还有,婆家要给未过门的媳妇,丈母娘要给未过门的女婿送大面鱼,掌柜要给长工、羊倌、牛倌送面鱼。小户人家一条面鱼约用一斤面,大户人家一条面鱼要用二斤面之多。乡间也有小气鬼,一斤面要捏三个面鱼,于是便有了《樊铁柱打面鱼》的小戏问世:说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,韩家楼村有个羊倌叫樊铁柱,给本村财主韩某某放羊,财主的老婆很小气,七月十五给樊铁柱捏得面鱼又小又黑又酸,樊铁柱心里不高兴,就把面鱼吊在羊圈门上,用放羊鞭抽打,边打还边喊:“我把你这个不成器的小面鱼,你小是因为长工们种的麦子收成少,轮到你身上大不了;黑是因为我担的水少,没淘净你身上的泥土;你酸是酸老子甚哩?”这段道白长工巧借打面鱼鞭笞财主的心黑,极尽其妙。小戏收集在当年晋绥边区出版的《长工和地主》一书中。
三、其它系列
  端午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它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的。唐诗有云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”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,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很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心。由于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保守派代表子兰、靳尚等人的反对,遭谗被逐流放到沅湘流域。在流放中,他含愤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的诗篇(因此端午节亦称诗人节)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郢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覆灭,于农历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之作《怀沙》后,抱石投泪罗江身亡。深思高举洁白清忠,泪罗江上万古悲风。
  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江边凭悼屈原,他们把大量祭品(饭团、鸡旦等物)投入江中,意思是让鱼鳖虾蟹不要咬屈大夫的身体。后来人们纷纷仿效,年年祭典,有的人还将饭团用树叶包裹,便发展成为今天的粽子。有一位老中医,为了保护屈大夫的身体,把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意在用药晕倒鱼龙水怪,这就是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来历,后来人们又增添了赛龙舟、带艾草、插蒲团等活动。五寨地区的端午节,内容也相当丰富多彩:
  (一)、吃粽子。每年一临五月,老百姓家家都要泡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花色品种比较多,有枣馅、豆沙馅、蛋黄馅等。包粽子的过程中,左邻右舍,互相帮忙,互相赠送品尝,早已成为习俗。
  (二)、插艾草。民谚日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端午的清晨,太阳未出之前,乡民们就纷纷到野外采艾。传说端午不见太阳的艾,药力非常之大,用后有神奇功效。所以这一天,家家采艾,人人带艾,户户门头插艾。艾是一种草本植物,五寨叫艾蒿,长于坟场、沟畔、梁头。它的茎、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可驱蚊、蝇等害虫,并有净化空气之功能。
  (三)、佩带香囊,喝雄黄酒。传说都是为了避邪驱瘟。香囊五寨俗语叫“香串串”,是用五色花布做成小香袋,内装川芎,朱砂、雄黄等物,外绣花线,玲珑可爱,清香四溢。端午这天,成年男女要饮雄黄酒,目的是增进友谊、交流感情,这一习俗似乎有点受戏剧《白蛇传》的影响。共饮雄黄酒增进结同心。
  (四)、带“锁儿线”。所谓“锁儿线”就是将白绵线用雄黄染成桔黄色,再将其中一半用碱水浸泡,变为红色。然后把红、黄二色的线,搓成缕戴于衣扣之上。有驱邪扶正之功效,并有办事顺利寓意,小孩戴上长命百岁,故名“锁几线”。近年来,这一民俗濒于失传。
  (五)、领牲——是一种集体祭祀活动。其形式是把一头猪,初四就不喂食,意思是将肚里的脏物排干净。初五早晨赶到庙上祭献神灵。上香敬纸、响炮后,给神灵敬酒。敬酒的同时,由三至五个执事操办领牲:提起猪的右耳将白酒灌入,这时猪使劲摇头、浑身颤抖,这就叫“领”啦。一是表明神已收下,二是说明猪也同意。然后将猪赶出庙外宰杀,猪头放在庙的神台上敬贡,三天后由执事人分享。猪肉按全村户数每家一等份分食之日:“祭物同享,天人合一”。同样的形式,有的村庄是在六月六领牲,因而有“五月端午六月六,砍柴老婆能吃肉”,谣语所反映的就是这个事实。还有童谣日:“某某某、好村子,五月端午领了个害疥母猪子,一家一碗一盅子”,也是反映这种活动的普遍。另外领牲活动也有个人还愿的,也可杀羊、杀鸡。解放后,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已失传。
  七月七(七夕节)——它是中国的情人节。
  迢迢牵牛星,
  皎皎河汉女。
  纤纤擢素手,
  札札弄机杼。
 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。说得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。晋剧《天河配》演的也是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。它与《西厢记》、《自蛇传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并称四大爱情传说。
  南阳城西牛家庄,
  有个小伙叫牛郎。
  年方二九无婚配,
  忠厚勤快人一个。
  可惜父母已早亡,
  跟着哥嫂度时光。
  嫂子马氏心恨毒,
  逼他常干许多活。
  家养黄牛同情他,
  经常指点度难关。
  兄弟两个要分家,
  只有黄牛跟随他。
  织女伙同众仙女,
  一起下凡来游戏。
  黄牛中间把线牵,
  牛郎织女生情意。
  织女偷偷下凡尘,
  天配姻缘真和美。
  生下一男和一女,
  男耕女织心快慰。
  不测风云天上起,
  王母娘娘生了气。
  恩爱夫妻被拆散,
  强把织女带回天。
  牛郎上天恨无路,
  急得黄牛将口开:
  “我本天庭牛大仙,
  触犯天条玉帝贬。
  你今剥下我的皮,
  做双皮鞋能登天。”
  牛郎穿上牛皮鞋,
  担着儿女登了天。
  腾云驾雾沙走石,
  奋力向前追织女。
  眼看就要赶上来,
  王母娘娘生怒气。
  拨下头上金簪挥,
  一条天河现出来。
  任凭哭声震天地,
  牛郎织女隔两边。
  万只喜鹊被感动,
  搭起鹊桥来相会。
  七月七日下的雨,
  就是牛女相思泪。
  千百年来,这个美丽的传说好像就是真的。五寨每年七月七日这天,无论城镇与乡村连一个喜鹊也看不见,它们上哪儿去啦?传说就是去给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。当初八、初九喜鹊飞回来时,只见它们脖子上的毛稀了、湿了,有的甚至没毛了。老乡们感慨地说:“喜鹊子填河去,你看累成个甚啦!”这故事你若不相信,自己每年亲眼看看去。还有传说当七月七夜深人静时,悄悄走在葡萄架下或将耳朵捂在磨眼孔内,就能听到牛郎织女的哭泣声和窃窃私语声。你想试试吗?那就得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。正是:
  河汉清且浅,
  相去复几许。
  盈盈一水间,
  脉脉不得语。
  中秋节——盼团圆共赏月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,八月是秋季的仲月,所以又叫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月份满月更圆。人们仰望万里晴空,朗朗明月如玉如盘;期望家人团聚,共享人间温暖,故中秋节又称团圆节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,同其它节日一样,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礼制。这种习俗传到民间,逐步形成一种传统的祭月活动。唐代已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的记载,中秋节盛行于宋,至明、清已与春节齐名,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。中秋节的传说是丰富的,如《嫦娥奔月》、《吴刚伐桂》、《玉兔捣药》等等。
  五寨有这样的传说:元朝时,广大群众不堪忍受鞑子的残酷统治,各地纷纷有义军自发起来反抗,因缺乏统一组织,朱元璋就利用七月十五送面人的机会,将各地义军串联起来,单等时机一到,一举抗元。当时交通不便传递消息十分困难,朝廷派官兵又搜查得十分严紧。军师刘伯温想出“高招”,派属下将面人中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字条的饼传到各地义军中,八月十五一齐响应,燃起燎原大火。徐达率军很快攻下大都,宣布起义成功。为了庆祝胜利,朱元璋传下口喻: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并将“月饼”赏赐群臣。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另外五寨地区也有亲朋好友互送月饼之礼,特别是小辈看望长辈,山高路远也要回家。五寨还有敬“月亮仙”月饼的习俗。晚上明月当空时,把西瓜一切两开,与月饼、水果有序地堆放在一个大盘内,贡到院中一个较高的地方,称为“敬月亮爷爷”。上香、敬纸、响炮……全家跪拜,然后“普散”。意思是让月亮爷爷和各路神仙分享之。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分享敬月亮爷爷的大月饼,体现团圆之乐。晚饭一般是吃“细麻绳绳拴耗耗(羊杂碎粉汤氽饺子)”。
  今年,国务院已将中秋节与清明节、端午节这三个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,从二OO八年起实行。
  九九重阳节——敬老日。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。为什么叫重阳节呢?因为《易经》中将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。九月九日,月日并阳,两九相重,故日重阳或重九。九九又与“久久”谐音,九又是最大之数,人们历来认为是吉利日子。因此九月九日,出游赏景、登高远眺、观赏菊花、遍插茱萸、饮酒赋诗、成为民间的喜庆活动。三岔、韩家楼一带,九九重阳节有吃羊肉蘸素糕的习俗。其意取“羊”谐音“阳”,”糕”谐音“高”,也是重阳登高之意境。五寨既有重阳登高之习,又有九月九古会,于是三、五好友,相约为伴,重阳登高,小备酒菜,畅饮爽谈,其乐融融。还要折松枝插在周围,与插茱萸同意。
  现在的重阳节又赋予了新的含义,1989年我国把每年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。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相结合,把重阳节作为尊老、敬老、助老的新起点,并用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。五寨县老干部局近几年来,每逢重阳节都要召开老干部座谈会,组织歌咏、麻将、乒乓球、相棋等文化活动,把老年节办得红红火火。毛泽东同志采桑子·重阳词日: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。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。胜似春光,寥廓江天万里霜”。
  过冬——冬至节。冬至是我国农历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,五寨俗称过冬。有的地方叫“亚岁”,也就是说冬至次于“过年”。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,夜里最长的一天。古人日:“冬至是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日冬至。”冬至这一天叫“进九”,五寨俗称“数九”,也是冬季的五寨最寒冷的开始,有民谚日:“头九二九,冻烂碓臼”;又日:“冬至后十天,阳历过新年”。说明冬至节为固定日子。五寨冬至有吃饺子,吃“混饨”(四川叫抄手,湖北叫包面、江西叫清汤,新疆叫曲曲等)习俗。现在一般是吃炖羊肉、炖猪肉,抵御天寒增加体内热量。
  腊八节。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,腊八节要吃腊八粥。传说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放牛,常因断炊而忍受饥饿。时值腊月,朱元璋饥寒交迫,有一天他在野外的一间破屋内发现了一个洞,伸手进去一摸,却是一个老鼠的“粮仓”。掏出来一看,是些稻米、谷子、黄豆、红枣、栗子等物,他饥不择食,就把这些东西淘洗干净一齐下锅,煮成一锅粥,喝起来香极了。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,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换口味。腊八这天,忽然想起了儿时吃得粥,当下传令御厨用八色谷果煮粥进食。吃后龙颜大悦,并将此粥赐名“腊八粥”。腊八粥从宫庭传到民间,便成为腊八节。
  各地吃的腊八粥有所不同。北京雍和宫的腊八粥为正宗,用料为:江米、白果、核桃仁、栗子、红枣、葡萄干、瓜子仁、青红丝八样。五寨地区的腊八粥,一般用料为:软大米、黄米、江米、小米、红枣、花生仁、葡萄干、高粱八种。各家各有特点,用料基本相同。原料种类可有变化,但必须保持八种。具体做法是:将各种原料腊月初五温水浸泡,初八清晨(早上5点钟)一早烧火,然后将各料下入锅内,急火煮沸、文火慢焖,至熟为止,用时约一小时左右。做好就吃,必须在天亮前吃罢,取来年庄稼早熟之意。这天早晨不许大声说话,怕吵醒麻雀,来年庄稼遭“雀儿”;不许往地上洒水或滴下水点,怕来年庄稼遭水灾。所以,家家户户都是悄无声息做腊八粥。
  腊八节还有安“腊八人儿”的一项有趣活动,孩子们最喜欢参与。腊月初七是打腊八人儿的最佳时间。有靠河边的村庄,入冬前就将河水存满河槽,腊八时河槽里满是冰。小孩子们拿着刀斧三五成群,下河里打腊八人儿。腊八人儿一般为直径35至40厘米、厚5至10厘米、高一米左右的冰块,上面雕成人头样儿。做好后栽在自家的粪堆上。初八早晨,还要把熬“腊八粥”时的粥汤(汤为红色)倒在小牒子里冻成一项帽子,帽子中间还要安一颗红枣,好像是帽子上的红塔,把腊八人儿打扮得煞是好看。传说这一活动是为了掩护灶王爷从烟筒逃跑哩!如果河里没有自然冰块时,小孩子们就得自己动手,在地上挖坑冻冰。腊月初八的早晨,当太阳冉冉升起,普照每户农家,家家粪堆上头戴枣红帽的腊八人儿晶莹闪亮,也是乡间别致的节日景象。
四、阿氏节日系列
  什么是阿氏节日?这里是借用“医疗术语”,在中医穴位中,哪里疼针就扎哪里,这个穴位就叫阿氏穴。阿氏节日,就是指个人单独(或特定小范围内)过的节日。五寨地区的阿氏节日主要有:古庙会、赶集日、生日、祭日、结婚纪念日等。
  五寨的古庙会有五月十三(县城)、五月二十五(三岔)、五月二十八(韩家楼)、五月端午(东秀庄)、六月十八(杏岭子、大武州)、九月九(高庙)等。
  五月十三,五寨县城传统古会。建国后,称为五寨县物资交流会。时间从五月十一起会到五月十五止。古会期间有专业剧团、马戏团及各种艺术团体助兴演出。并有各种商品上市交易,人山人海,车水马龙,很是热闹。相传五月十三是“关老爷的磨刀日”。在民间关老爷是神不是人,老百姓对他顶礼膜拜。纪念关老爷的庆祝活动,年复一年形成古会。古会期间,老天也往往普降甘霖。如果五月十三不下雨,文艺演出就要表演 “断旱鬼”(即斩旱魃)。五寨最后一次“断旱鬼”是1935年,地点在西关,表演团体为怀仁的赛戏班。
  五月二十五是三岔古会。时间一般为五天,二十三起会二十七止。三岔镇位于五县枢纽(神、五、河、保、偏),交通方便,来往人众,隔河紧连陕西、内蒙,古会很具民族特色,是北方享有盛名的古会。说起三岔古会来还有故事传说:
  太白金星奉玉帝之命,要在人间选拔八名优秀代表,上天宫列席会议。玉帝赐予他们每人仙人洞一孔,简称八洞神仙。第一位为铁拐李,他恰恰是最后一名被选中的,前边七位已上了天宫,但做饭没有锅,太白金星叫童子捎下话来,让铁拐李给每人捎一口小锅。铁拐李不敢怠慢,一口气在黎明前、七天偷了六口铁锅送上天宫。今天偷的是第七口锅,是从神池王家山经下花园来到三岔堡,铁拐李一看天色尚早,于是就在三岔城门洞内睡着啦。睡梦中,太白金星告诉他,赶快到偏关老营堡将五月二十五赶古庙会的圣纸取回来改为三岔堡。铁拐李忙说:天快亮了,我有困难。太白金星说:别哕嗦,赶快走,我再给你黑一会儿。于是就出现了黎明前的黑暗,偏关老营堡的古会就移到了三岔堡。
  其它庙会,一般都是起源于祭祀活动或者领牲祈雨,慢慢形成传统古会。
  集日是由于商品交换需要一个固定的时间、地点,大家约定俗成,都来这里碰面,于是形成集日。县城逢农历三、六、九赶集。三岔镇逢农历五、十、或初一每月六集。
  生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。小时由父母给过,十二岁生日称“园生”,也是“开锁子”时间,此后就进入少年时期,成人后是给孩子们过,年老了则由孩子们给自己祝寿。过生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。
  祭日是祖辈的去世日子,这一天不搞娱乐活动,缅怀逝去的亲人,为亲人致哀。
  结婚纪念日,此俗为移植西方节日,结婚满25周年为银婚纪念日,满50周年为金婚纪念日等等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